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懷孕的天時地利「人和」



升格當媽媽就是在於小孩的出生,夫妻努力共同創造一個新生命,在懷孕前有些事需要注意,在計劃懷孕前就要先把身體準備好,先生跟太太至少三個月菸酒不碰,先生的精子會因為抽煙、喝酒而有些影響,所以先生的身體也要照顧好,而不是把所有責任都丟給太太,天時地利人和都很重要,這篇文章主要重點在於人和,這個「人和」可以分為「自己內部的人和」與「自己與他人的人和」,以下就以這兩個部分加以論述:
1.自己內部的人和:
    不管先生或是太太都可以從幾個地方去觀察,內部的人和狀態,從身體的痠痛不適、睡眠品質、情緒的起伏、時間的從容與急迫、思慮清晰度,這些都是可以簡易的自我觀察是否內部有許多噪音,而這個噪音可能是有些關節肌肉做了不適合他的事,有些關節肌肉做了很多的事而沒辦法休息,有些關節肌肉卻什麼事也沒有在做,有些器官組織得不到該有的養分與血液,這些都會讓身體發出聲音,以上大部分提到的是關節肌肉,因為這個是我們較能夠控制的部分,所以才提出來討論。

以一間公司為例:整間公司都已經每夜加班,甚至還要跨部門支援,哪裡會有心力去增設一個新的部門呢?如果真的新增了一個部門,想必也是兵荒馬亂、手足無措,接著可能這個部門就被裁掉了。而這間公司就是你的身體,新的部門就像是胎兒著床,需要許多心力去保護他、照顧他,不然就會著床了也會容易有些狀況,或是流掉,這過程想必一定是勞心勞力。

以休息睡覺為例:忙碌了一整天想好好躺下來睡個好覺,卻發現身邊到處都是聲音跟不得安寧的風景,右邊放著小蘋果的音樂,左邊有人在唱身騎白馬,後方卻放國歌升旗,前方有一群小孩在嬉戲,這些噪音就像是身體的各部位都在發出聲音,可能透過痠、痛、麻、木⋯⋯的方式發出,可能感覺的到可能感覺不到,感覺不到有時候是習慣了這個噪音,但不代表不影響你,在這種狀況下我想很難靜下心來好好休息,身體中白班(神經肌肉)跟夜班(器官臟腑)工作人員也難以交班,或是根本都是白班一直在工作,除了睡眠不好外,體力也沒有恢復到,接著可能就會出現許多問題。

2.自己與他人的人和:
    生小孩這件事最主要是先生跟太太,所以第一個討論的就是夫妻關係,一對戀人因為相識相知相惜而願意一同踏入婚姻的道路,而這個中間最大的事件就是結婚,當中就有法定登記、傳統儀式、公開宴客,三個部分,筆者自己去年經歷過之後的體會是建議要辦,「辦的過程會多了許多的溝通」,交往期間很難得會有情侶共同籌備、完成一些事情,而在婚禮的籌備中所有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新人自己決定,當然會有許多親友長輩的提醒,在這個過程中就是開始了許許多多的溝通,在這一次次的溝通當中能更認識你的另一半,當然這過程中也可能會有激烈衝突,溝通過了就往下走,溝通沒過我想對雙方也是個很好的認識,也更了解自己。
    到了面對懷孕這件事情也會有許多溝通,從小孩數量、懷孕時機、工作陞遷⋯⋯都會是需要溝通的,尤其是想要有孩子卻遲遲沒有的情況,壓力更大的情況我想是長輩又一直給壓力,不一定努力就會有成果,也難以歸咎到底是誰的因素,這時候夫妻之間的體諒、信任及實際行動就是考驗了。

祝各位想要有孩子的夫妻能順利達成心願,早生貴子。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52巷1號三樓
(現已更名為「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電話:0966-788-578
信箱: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歡迎來電預約課程,請先預約避免上課中或是撲空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瑜伽撐地手腕痛-各司其職就能發揮所長

瑜伽、墊上運動或是其他撐地的動作,常常聽到女性朋友說手腕會痛,甚至忍痛放棄這個運動或是穿著護腕繼續撐,運動想要健康反倒受傷得不償失啊,好的動作能讓身體有好的學習,再加上持續的運動也會有很多好的效應,讓我們來看看能做些什麼吧。

1.前手臂有兩根骨頭就像雞翅一樣,當然各自有各自的功能,撐地的動作跟小拇指側的尺骨很有關係,小拇指側也被稱為尺側,尺骨也就是圖中紅色的那根骨頭,主要負責手肘地伸直跟彎曲,所以在撐地的時候可以把重心稍微往尺側(小拇指側)移動,讓主要負責伸直跟彎曲的尺骨承受力量,那就能讓尺骨發揮所長,其他就可以當作輔助。

尺骨圖
(轉載於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BA%E9%AA%A8#/media/File:Ulna_-_anterior_view.png)


2.手掌部分因為重心往尺側(小拇指側)移動,所以手掌中間可以空出來,五指分開,就像腳的足弓一樣有一個弓起的弧形,就如圖所表示,按壓位置就是圖中紅色圓圈的部分,因為筆者剛示範壓完所以也可以看出按壓的部位特別紅。

撐地時上面觀

撐地時側面觀

 掌測撐地重心位置

教育學者蒙特梭利說過「我聽過了,我就忘了;我看見了,我就記得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看完了就起來親身體驗吧,動作還是需要專業人士現場指導才能給予更立即、更適合的提醒,若有什麼狀況可以留言或私訓詢問喔,歡迎分享給有在做瑜伽的朋友。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52巷1號三樓
(現已更名為「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電話:0966-788-578
信箱: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歡迎來電預約課程,請先預約避免上課中或是撲空

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台北男女-溝通是一連串的翻譯


這是之前表演工作坊「全民亂講」經典橋段,今年的「台北男女」也把這經典重現,筆者也是因為這個橋段吸引了我,看了好幾次總覺得好笑,卻又慢慢感受到了些什麼,在這過程中誇張地利用了各國人士皆有兩種外語能力的多重翻譯造成的誤會,看似好笑但深深感受到其實日常生活中其實常常在發生。
平常的言語溝通就像是以訛傳訛,每次訊息越傳越遠就變得越來越不像最原本的真相了,回到人體的部分,一個痠、一個痛、一個麻;一個悲觀、一個喜悅、一個傷心,每個人的解釋方法都不同,相對應的處理方式也會有所不同,自己想表達給自己知道的事情可能只是一個訊息,如果不在意覺得不重要這個聲音也會慢慢的不被解釋,就像影片過程中有許多字都被省略了,或是因為諧音而造成誤會,而在這誤會之後順應而生的就是越來越多的溝通,如果對方一樣聽不懂,那就可能發生三種現象:
1.轉而別種溝通方式:痠->痛->麻。

2.說得更大聲:痠->很痠->痠到骨子裡的痠。

3.拒絕溝通:痠->沒有感覺。

就像這些痠痛麻、悲喜傷,聽不懂就不會做出適當的回應,那麼自己就會做出其他的對應措施,所以感覺就會開始失準,延續上面三個例子:
1.因為換了不是自己的溝通方式所以可能會產生過度的緊張,而帶來許多心理壓力:本來只是腰痠,現在腳會麻,我是不是要開刀了?

2.因為講得越來越大聲,所以其他感覺可能都會感覺不到:最近腰越來越酸,怎麼吃東西都沒什麼味道。

3.因為沒有聲音,所以可能會產生解決的誤會:我的腰不痠了,看來我已經好了,什麼事都可以做了。

在溝通的路上多聽一點,放開自己的概念,或許你說的「機」跟我說的「雞」是不同的,慢慢的去釐清,就會越來越了解彼此,講到這裡就想到筆者老婆曾經說過:「聲音的大小代表著心的距離」,溝通真的是門學問,更是門藝術。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52巷1號三樓
(現已更名為「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電話:0966-788-578
信箱: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歡迎來電預約課程,請先預約避免上課中或是撲空

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姿勢決定你是誰-肢體動作是當下唯一的真實


Amy Cuddy的演說,甚至到後來還有出書,在講述姿勢會影響生理的一些反應,過了一陣子後有出現一些聲音,說無法重復出實驗結果,所以這個說法有一些爭議,是開啟身心之間是否相關的一個契機。
我是深信人是不可切割的完整個體,所以身心之間會同時改變,不是因果關係,是發現的順序關係,在其中我支持的兩個理由是:

1.「改變姿勢」的這個行為,代表著「我願意」改變並且真的做了,所以姿勢改變了,如同影片所說的神力女超人的姿勢,代表我願意改變成有信心的人,也做了最簡單且沒有人能阻止你的一個行為就是姿勢改變,透過時間去感受自己,也在這個過程回到了當下的狀態,肢體動作是當下唯一的真實,回到最純粹的當下,更能去表現當下的自己,而不會被許多擔心、焦慮的聲音干擾。

2.好的姿勢能讓神經肌肉的負荷減少,也就減少了很多的能量消耗,因此就會有更多的心力去思考、去聆聽、去表現、去休息、去恢復、去呼吸⋯⋯,誇張的舉例房子都快倒了,員工全部都在扶著牆、扶著柱子,哪有心力去打掃、去工作、去欣賞風景呢?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52巷1號三樓
(現已更名為「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電話:0966-788-578
信箱: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歡迎來電預約課程,請先預約避免上課中或是撲空

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7.外觀看起來明明就是調身體、推拿⋯類似的行為,怎麼會說上課呢?


    在使用「上課」一詞的時候,對老師來說是願意支持、陪伴、聆聽學生的事及狀態、帶領學生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對學生來說代表自己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連帶也會增加對自己的敏感度,更容易發現自己的狀態,在這層關係中容易結成同盟關係。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52巷1號三樓
(現已更名為「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電話:0966-788-578
信箱: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歡迎來電預約課程,請先預約避免上課中或是撲空

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

6.我走路走了60年都沒事,也沒出過車禍意外,最近開始膝蓋會痛、無力,怎麼會跟習慣有關係呢?


    習慣的影響不一定會帶來立即而明顯的傷害,如果沒有突然強度較大的事件,如:突然衝刺、搬重物、快速轉變姿勢⋯⋯,比較像滴水穿石的影響,所以不容易產生因果的連結,這個滴水的程度每個人不同,每個人的本也不同,才會有人40歲不舒服、有人70歲不舒服也有人一輩子都不會不舒服。
    若要實際驗證可以透過學習改變習慣看是否有變化,有些變化也是長期的,當習慣改變後也需要一些時間的磨合。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52巷1號三樓
(現已更名為「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電話:0966-788-578
信箱: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歡迎來電預約課程,請先預約避免上課中或是撲空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5.怎麼有人說像不痛的推拿呢?


   這是一段探索個旅程,最終目標在於學習到適合的方式,這當中必須先容許自己擁有選擇權,可能會有不同的可能,能更容易看到習慣之外的選擇,再加上支持、陪伴、安全感的氛圍,能夠更安心地去探索,「痛」容易造成緊張、不安、憤怒等的情緒,也是自己發出的警訊,所以痛是老師在過程中會避免的。
    躺著是最容易放下原來習慣的狀態,所以最基礎的教學會躺在一個平面,再藉由老師的手的帶領探索新的模式,一個一個關節的帶領,這個部分就會讓學生或其他人看起來很像推拿,最後還是要回到生活中的動作:打電腦、彈琴、丟球、化妝、切菜⋯⋯,就像一間公司派各單位各職員去進修,回到公司後還要進行一些磨合。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52巷1號三樓
(現已更名為「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電話:0966-788-578
信箱: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歡迎來電預約課程,請先預約避免上課中或是撲空

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4.需要上多少堂課?多久上一堂課呢?

    每個人的學習目標及需求不同,有人想解決當下問題、有人想輕鬆生活、有人想表現高超,但基本都建議24堂課能穩定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會因個體學習狀況、目標而有所差異,當中也會有許多的變化。
   學習成效會因爲個人經驗、動機、需求而有所差異,但初期必須讓自己經歷密集的新經驗,能助於及早養成新的習慣,建議初期一週兩至三次,慢慢遞減至一週一次。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52巷1號三樓
(現已更名為「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電話:0966-788-578
信箱: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歡迎來電預約課程,請先預約避免上課中或是撲空

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

3.人體教育的依據是什麼?


    科學方法,透過觀察、推論、實驗、分析的過程反覆驗證。
透過問答、眼睛的觀察、手的接觸,逐步整理出目前可能的狀態,在一步一步的實際操作,接著從感受、表現如何,反覆驗證的找出適合的模式。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52巷1號三樓
(現已更名為「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電話:0966-788-578
信箱: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歡迎來電預約課程,請先預約避免上課中或是撲空

2018年3月3日 星期六

2.想找人體教育課的動機有哪些?

(1)身體不適(運動傷害、意外傷害、長年酸痛、姿勢不良、孕婦痠痛、產後恢復)
           因為疼痛、其他不適或是特殊狀態(孕婦、居住環境),容易為了避免疼痛或配合場地而改變習慣,這個過程往往不容易發現,漸漸身體使用不恰當,這個變化不是立即而明顯,所以難以發現是習慣所致,若是如此將可以透過學習找到適合的使用方式讓身體輕鬆,回復原來的模式。

(2)增加表現品質或生涯長度的人(運動員、表演藝術者、體力工作者、重複性動作、維持同一姿勢者)
           這群人身體負荷較強或較久,能協助找到更適合的使用方式,增加動作效率、續航力。

(3)自我精進者,這個部分就更加廣泛了,可能是家庭、事業、人際等等的部分,透過語言及肢體對話越來越認識自己,一個把時間、空間、心力留給自己的過程。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52巷1號三樓
(現已更名為「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電話:0966-788-578
信箱: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歡迎來電預約課程,請先預約避免上課中或是撲空

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

1.什麼是人體教育?

        一段一步一腳印的自我探索旅程,內容是量身打造,依當時情況、目標而定。

        每次經驗不是學到就是得到,必須先經歷過才能更加深刻感受體會,才會說是一步一腳印的旅程,當中探索的主角是你,旅程是你的生活,會探索的部分可能是你的運動、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所有、但回歸到最後一定都會來到身體的帶領,身體有了變化,這個就是很明顯又真實的改變,漸漸可能就會發現許多的不同,在這當中我是個帶領者,跟著你一同自我探索。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52巷1號三樓
(現已更名為「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電話:0966-788-578
信箱: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歡迎來電預約課程,請先預約避免上課中或是撲空

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耳飾有何用?(雙耳垂肩)



        劉備雙耳垂肩、佛像的耳垂也是特別的長,有人說這是有福之相、也有人說這是帝王之相,耳朵的長度到底有什麼影響呢?戴耳飾會有什麼幫助嗎?若單獨考慮飾品的重量對耳朵造成的影響,在此可以先做一個小小的實驗:
    1.在身邊開啟聲音,比如:音樂、新聞⋯⋯都可以,接著把手輕輕的捏在耳垂聽一小段。
    2.接著再把耳垂輕輕地往下拉再聽一小段。
    3.放掉之後再聽聽看。
可以去比較看看拉下來的時候跟前面有什麼差異,也歡迎各位分享實驗結果喔。

        耳朵在身體就像是雷達一樣,接受外面的聲波,耳朵的輪廓可以幫助吸音而有助於聲音的純化,接著其外形可以從兩個部分去討論:
        1.側面觀察的形狀,就像是一個C型,可以看耳朵C的的開口嘲哪就像是雷達的開口嘲哪,就象徵著聽取意見資訊的方向,較朝上方者可能較為聽取上位者、年長者、權威人士的意見,其他默默無名的聲音、來源則可能不容易聽進,反之則相反;也可以看開口的大小,代表著收音的能力,開口大則收音能力強聲音小也可聽得見甚至到絃外之音的心聲也能聽見。

        2.耳朵貼頭的角度,也就是正面看見耳朵的明顯程度,眼睛與耳朵是用來感受身邊狀況的兩個主要感官,古代說耳聰目明代表觀察的敏銳度高,所以學習力強,眼及耳方向重疊的程度就代表了吸收資訊的廣度,重疊程度越高代表越容易專於細項、追根究底,這就是耳朵貼頭角度很大,如招風耳,而反之貼腦耳則好奇心強,對各領域都有興趣,難怪古話說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耳朵圖(轉載於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0%B3

雷達圖(轉載於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B7%E8%BE%BE)

        從上述的觀察論述可以發現一些端倪,耳飾讓耳垂加重,透過重力在整天讓耳朵慢慢拉長,延伸代表「我願意傾聽更多的聲音、更小的聲音」,而這僅限於掛在耳垂的飾品,掛在其他的位置可由上述邏輯推論,所以可以透過時常向下拉耳垂、將耳朵上方向上提或是耳垂掛飾品來表示「我願意傾聽更多的聲音、更小的聲音」,所以面相說耳垂肥大的有福相,因為他願意傾聽更多的聲音、更小的聲音,所以很多人都會變成他的貴人或是自己變成細心貼心的人,因為聲音都有聽進去思考。


以上皆為個人觀察及推論,若有興趣者可透過實驗實證或是一同討論。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52巷1號三樓
(現已更名為「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電話:0966-788-578
信箱: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歡迎來電預約課程,請先預約避免上課中或是撲空

2018年1月7日 星期日

帽子、頭飾有何用?(加冠、及笄)


        頭髮怎麼會一直生長長度呢?古代又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不敢毀傷。」也代表著順應自然的精神,只有整理梳洗,從嬰兒時期觀察頭跟身體的比例或許可以發現些端倪,人會隨著年紀增長頭跟身體的比例漸漸越來越懸殊,從小時候四到五頭身到模特兒的九頭身身材,人體想要維持一定的比例,所以頭髮持續的生長讓頭的重量能夠維持相當的比例,重量的確不可能像嬰兒時期落差這麼大,就像已經會的技術、內容,只要一點點提示就可以把所有的聯結接上了,成年之後透過男子加冠、女子及笄利用帽子與髮飾整理集中至頭頂,除了不妨礙視線、不干擾手的動作又可以避免頭髮拉扯的危險。


頭身比例截圖於維基百科

        那接著又會有另一個問題了?為什麼要讓頭那麼重呢?大腦就像是皇帝、總統一般每天需要批閱章程奏摺、聽取文武百官、視察民情等等的,如果今天每個人奏摺都寫得無法辨識、講的話都很小聲,那可能就無法收集到準確的資料,那就更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而頭居於人體最高的位置,如果重量比例較重的話,當頭有任何移動、晃動、旋轉的時候,將會更容易的讓大腦察覺其變化,而能儘早作出調整,找回最佳的狀態。
        其中加冠最誇張的就屬皇帝、武將,透過各種方式增加重量或是長度,稍微偏斜就能隨時發現,讓身體能隨時保持最佳狀態,難怪四書當中會有中庸,過猶不及皆會有其影響啊。


以上皆為個人觀察及推論,若有興趣者可透過實驗實證或是一同討論